top of page

林珮淳 

peychwen144@gmail.com
Tel: 0930097500
Website:https://linpeychwen.com/

林珮淳獲國立澳大利亞沃隆岡大學藝術創作博士,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 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兼所⻑,現任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藝術總監、台灣科技藝術學 會副理事⻑。榮獲文化部第三屆公共藝術獎/最佳教育推廣獎得主,出版第一本台灣女 性藝術書籍《女藝論》,2010年起推動台灣數位藝術脈流研究與系列展覽,出版第一 本台灣數位藝術書籍《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榮獲2019年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全球首獎「羅倫佐獎第一名」

個人資料:

榮譽

2017 台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

2017 新竹縣政府文化顧問

2017 台中文化局典藏委員

2017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

2017 高雄獎評審委員

2017 桃園創作獎評審委員

2017 KT奬互動類評審委員

2017 高雄獎新媒體藝術類評審委員

2016 教育部105年公費留學考試面試委員

2016 台北數位藝術獎評審委員

2016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

2016 台灣科技藝術協會理事

2016 作品《偶Happening Rehearsal》入圍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

2016 列入《過程中的女性主體-臺灣女性藝術家的陰性特質調查研究》,姜麗 華、呂筱渝合著,2016年,頁207

2016 列入《臺灣美術研究講義》,謝里法著,藝術家出版,2016年,頁179-183

2016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典藏審議委員

2016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公共藝術審查委員

2016 受邀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藝術科技專題創作」專題演講

2016 “Visualizing post-human and cybersexuality: Lin Pey- Chwen and the Eve Clone series”, By Ming Turner, Published in ” 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2, No. 2, 2016, page 227-245

2016 榮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5年度「獎勵學術研究與創作發表」展演類獎助

2016 「臺中,花想起 – 臺中故事景點裝置藝術特展」評審委員

2016 作品Happening Rehearsal入圍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衝突與合作-科技藝術的未來」

個展

2017 「夏娃克隆創造計畫」— 林珮淳個展,新苑藝術,台北

2015 「林珮淳個展-啟示與警世」,國立清華大學藝文中心,新竹

2012 「林珮淳個展-夏娃克隆系列 III」,登陸新加坡藝術博覽會,新加坡

2011 「林珮淳個展-夏娃克隆系列 II」,新苑藝術,台北

2011 「林珮淳個展-夏娃克隆系列」,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6 「人工生命 ─ 回歸大自然系列」,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桃園

2006 「林珮淳個展─美麗新世界」,北京798藝術村,帝門藝術中心,北京

2005 「情迷‧意亂」,新竹教育大學藝術空間,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新竹/高雄

2004 「捕捉─回歸大自然系列」,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4 「非自然─回歸大自然系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中心,台北

2000 「解構父權」,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台北

2000 「景觀.觀景─回歸大自然系列」,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桃園

聯展

2018 「夏娃克隆創造計畫文件I」,第21屆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議,台北國際世貿中心,台北

2018 「夏娃克隆創造計畫文件I」,臺南新藝「變形記」,臺南

2017 「威尼斯雙年展」,Zattere Studio,威尼斯,義大利

2017 「Douro國際版畫雙年展」,斗羅,葡萄牙

2017 「擬劇‧身體改編展」,黎畫廊,台北

2016 「類似過於喧囂的孤獨—新樂園20年紀念展」,北師美術館,台北

2016 「404國際科技藝術節」,C++ Gallery,波哥大,哥倫比亞

2016 「女性、社會、主體-張李德和暨臺灣女性藝術展」,嘉義文化中心,嘉義

2016 「數位魅影國際數位藝術特展」,府中十五動畫故事館,新北市

2015 「404科技藝術節」,羅薩里奧,阿根廷

2015 「當下當代─台灣藝術計畫」,紐約Tenrl,美國

2015 「末日感性:臺灣新媒體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15 「與時代共舞—《藝術家》40年台灣當代美術」,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15 《絮語台灣數字藝術展》,江蘇德基廣場,中國

2015 「天津美院-臺灣藝大教師交流美展」,天津美院,天津,中國

2014 「文化膠囊國際藝術展」,紐約,美國

2014 「404科技藝術節」,Platforma,莫斯科,俄羅斯

2014 「蟲聲幻影」數位藝術互動特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2014 「女人 - 家: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國際展,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14 「Raising the Temperature」國際展,皇后美術館,紐約,美國

2014 「Progressive Proof」國際展,舊金山州立大學美術館,舊金山,美國

2013 「後人類慾望」,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13 «TETRAMATYKA»國際影音藝術節,利沃夫國立美術館,烏克蘭

2013 2013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弗羅茨瓦夫,波蘭

2012 阿根廷404科技藝術節,羅薩里奧,阿根廷

2012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數位藝術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

2012 「台灣報到-2012台灣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公共藝術創作計劃

2018 「雙魚」,台南月津港,台南

2016 「露珠」,國立台北大學,台北

2012 「創意之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2011 「藍天之子」,師大附中公共藝術,台北

2010 「大自然交響曲」,台北縣公共藝術節,新店

2010 「數位觀景」,國網中心公共藝術,台中

2008 「寶貝3」、「風林」、「標本4」、「桂冠之光」、「玫瑰之舞」、「觀天」公共藝術,國家藝術園區,新竹

2008 「聆聽雲光#2」、「交融與共構」,高雄捷運公共藝術,高雄

2007 「寶貝」公共藝術創作計劃,台灣燈會,文建會,台北

2006 「晨露」公共藝術創作計劃,屏東半島國際藝術季,屏東

2006 「雨林」公共藝術創作計劃,台北燈會,台北市新聞局

2005 「蛹之生」公共藝術創作計劃,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台北市文化局

2005 「科技靈光」創作計劃,台灣燈會,文建會,台北縣文化局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3.55.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00.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3.42.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3.49.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05.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09.png
螢幕快照 2019-12-12 下午6.36.12.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22.png

林育正

1979年出生於台灣台北。林育正於200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創作路線除專注於動力雕塑領域的探 究之外,並參與劇場舞台跨領域合作及公共藝術實務運作。創作主軸為思索自身窩居於城市之中的空間身分論述,藉 由物件進入空間去提引習以為常而忘卻之建築角落,仰或是自身對於建築物及城市訊息的吸收轉化成概念後組裝成作 品裝置。

2010年前創作路線以製造目的未明的無用金屬機械,以進入建築空間中去進行類考古形式的挖掘為主要創作形式, 藉由此纇考古挖掘的方式試圖去凸顯建築物垂直水平的物理狀態以及提示我們已習以為常的建築角落(如地面、牆角、 天花板等)的存在。

2010年開始創作路線修改為箱構(BOX-OLOGY)及恍惚流轉的小城雜碎(Wandering Fragments of CITY)兩大軸線 ,藉由翻模再製建築物水泥、磚塊等建築殘骸,並於其中組裝入”自製”的水泥齒輪、自製水泥機械結構 (mechanism)、現成物翻製水泥物件等,試圖去假造一個恍若年代久遠的文明化石早已存在於建築物體之中默默運作 低語呢喃的弔詭氛圍,藉由機械運轉反覆之特性象徵藝術家所感知到都會生活中之重複無奈的循環狀態。

公共藝術設置紀錄:
※2018桃園市大園國中 作品"循著彩光・展翅翱翔"設置 ※2017高雄國際鋼雕藝術季,作品"八風吹不動"設置 ※2015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土城延伸頂埔段工程C D 2 7 1 B標頂埔站公共藝術設置案首獎「飛旋‧ 夢的起點」作品設置 ※2014新竹縣警察局新湖分局勤務大樓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案首獎「自在安定」 作品設置 ※2014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新竹郵務大樓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首獎「郵遞傳情」 作品設置 ※2014中華⺠國考選部第三試務大樓公共藝術設置案設置計畫首獎

「層層淬鍊」 作品設置 ※2014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第二大隊勤務廳舍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首獎

「【展翼翱翔.旋播佳音】【守護疆土.旋起希望】」 作品設置 ※2014龍潭營區天鷹專案 公共藝術計畫首獎

「展翼翱翔、固守家園」 作品設置 ※2014新北_市板橋區海山國⺠小學老捔簧晡椈舕堬臚G期工程公共藝術設置首獎

「知識圓夢造林計畫」 作品設置

Screen Shot 2019-05-26 at 12.43.37 PM.pn
Screen Shot 2019-05-26 at 12.43.59 PM.pn
Screen Shot 2019-05-26 at 12.44.10 PM.pn

胡縉祥

胡縉祥

胡縉祥畢業於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碩士期間受科林珮淳教授的影響 開始科技藝術之創作,擅⻑透過新媒體技術 , 包括 : 互動科技、電子機械、網路、燈光為媒介,探討與省 思人與科技、網路之間的關係。作品榮獲多個國內外科技藝術大獎之肯定,如2016年全國美展新媒體藝 術類金獎,2014與2015、2016年獲選404電子藝術節,2011與2014年獲得台北數位藝術獎。2013榮獲 國美館與歐洲知名科技藝術中心荷蘭V2_動態媒體藝術中心的駐村創作計劃。亦在台灣多地展出,如台北 當代藝術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高雄駁二特區等等。未來將深化創作理念 與新媒體技術之媒合 , 創造更富情感與創新的新媒體互動藝術作品。

獲獎:
2016 「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金獎,《polywave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4 「平坑時代」台北數位藝術節,《光律》,松山文創園區,台北
2011 「越域」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佳作《Recaller》,剝皮寮,台北

2010 桃源創作獎 《管窺2》,桃園縣文化局,桃園展演中心
2009 全國學生線上創藝競賽 表演藝術類《Zoé》,佳作
2009 KT獎 互動裝置組《管窺》,入圍
2009 桃源創作獎 《勢力眼》,桃園縣文化局,桃園
2008 Siggraph國際研究會 入選《We're O There》,台灣藝術大學,台北

2008 KT獎遊戲設計組,《GoGoPets》,銀獎
2007 北健網頁設計大賽《LOHAS Taoyuan》,金奬
2006 電子商務創意競賽 佳作
2005 4C PC創作組入圍《DREAD》

團隊成員的特色充份展現此園區精神。本人林珮淳從事數位藝術超過15年以 上,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設立全台灣第一個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曾出版第一本數 位藝術書籍,作品除了受邀展覽於國內外展覽也曾設置過新媒體公共藝術數件,如 師大附中的《藍天之子》、國防中心的數位景觀以及新竹教育大學的《創意之 門》。

另外,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曾獲得公共藝術獎,所帶領的數位藝術團隊更獲得 國內外重要的數位藝術與設計大獎,如巴黎安亙湖數位藝術全球首獎、義大利拉古 納虛擬藝術三次入圍等傑出表現。此次以創意總監角色集結數位藝術成員共同提 案,除了將過去成功的創作經驗提出此基地的地標與地景的公共藝術,也整合了機 動藝術家林育正之雕塑與風動藝術創意與實作經驗,以及結合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總 監胡縉祥之互動程式與LED燈感應,將風動設計與風力的指數串聯於燈光變化之效 果,將此作品《數位創意如翼飛揚如水串流》展現出地標性的不鏽鋼大型雕塑、獨 特的風動設計、互動感應設計、數位LED燈光以及跨領域整合出的公共藝術作品, 充分將宜蘭科學園區的資訊串流服務特色與園區美麗的生態景觀以及宜蘭山景得地 貌表現於地景藝術及地標性的大型公共藝術上。

另⺠眾參與計畫,除上述三位藝術家各自依其專⻑開設講座及工作坊外,特邀 請宜蘭在地藝術家林書瑜開設互動感測機動藝術工作坊,共同邀約在地學生、居⺠、

園區員工一起來參與,藉由講座及工作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認識科技藝術、親近 科技藝術及了解科技藝術。

螢幕快照 2019-12-22 下午9.59.35.png
螢幕快照 2019-12-22 下午9.59.29.png
螢幕快照 2019-12-30 下午6.02.59.png
螢幕快照 2019-12-30 下午6.03.14.png
螢幕快照 2019-12-12 下午6.36.21.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27.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31.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40.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45.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4.58.png
螢幕快照 2019-12-10 上午10.25.02.png
螢幕快照 2019-12-30 下午6.03.42.png
bottom of page